我國玻璃行業市場發展增速
據業界專家介紹,雖然我國玻璃工業屬于資源、能源依賴型的原材料高耗能產業,但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運行,依然以15%以上的年均產量增速發展,截止到2009年底,平板玻璃的年產量已高達5。82億重量箱,毫無爭議地繼續位居********。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經建成并投產的210多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中,多以重油、天然氣、煤氣等燃料和電力作為能源。平均計算,能耗費用支出比例一般占到生產總成本的40%~45%之間,約30%以上的熱能則以廢氣的形式外排。
為了節能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應對能源危機,提高企業競爭力,近年來我國部分科研院所和企業聯手,將目光投向玻璃熔窯余熱發電暨煙氣治理技術領域,通過反復試驗,不斷探索,系統總結,技術人員發現,利用玻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資源,通過建設余熱發電站進行熱能回收,進而將其轉變為清潔電能,可提高燃料總利用率20%~25%。同時,余熱發電設備還對廢棄煙氣有一定的降塵作用。玻璃熔窯余熱發電的技術核心是余熱鍋爐是否能夠產生足夠汽輪機使用的高品質的過熱蒸氣。經過多家單位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相關技術不斷完善,日益成熟,并在業內逐步推廣。
據悉,自2007年9月至今,全國玻璃行業已建和在建的余熱發電工程項目約30多個,裝機容量從4。5MW到15MW不等。雖然如此,與我國玻璃行業整體規模相比,余熱發電技術普及工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可謂是任重道遠。